兩岸攜手,築夢石化
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丨做深做實政治監督推進科技領域自我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系統闡述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科學回答了我們黨爲什麼要自我革命、爲什麼能自我革命、怎樣推進自我革命等重大問題,對下大氣力剷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作出戰略部署,爲新征程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根本遵循。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作爲派駐科字口的紀檢監察組,要堅持把政治監督擺在突出位置,站高一格看科技,透過業務看政治,以政治監督推動綜合監督單位堅定不移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嚴的基調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提高科技治理水平,把科技領域自我革命抓具體、抓深入,爲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政治保障。

堅持圍繞科技領域“國之大者”,提升政治監督專業化水平。旗幟鮮明講政治,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徵,也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優勢。習近平總書記系統提出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其中打頭的就是“以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爲根本保證”,指明瞭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正確政治方向。紀檢監察機關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須把深化政治監督作爲實現黨的政治路線的重要保障和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有力舉措,以強有力政治監督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切實把“兩個維護”體現和落實到具體行動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科技創新作出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親自推動重大戰略、重要項目、重點工作謀劃部署落實。我們要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關於科技創新重大決策部署,圍繞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心工作,積極探索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有效路徑,監督推動、引領促進科技工作,用科技工作新成效檢驗政治監督實效,這是對紀檢監察幹部政治能力和業務能力的雙重考驗。堅持用好深學習、實調研、抓落實工作方法,充分發揮“第一議題”制度領學促學作用,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重要論述和黨中央關於科技創新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學習掌握科技業務工作,努力成爲既懂紀檢監察業務又懂科技業務的“行家裏手”,以專業能力保障監督質效。堅持政治監督與日常監督緊密結合,既要防止泛化、虛化,又要防止浮在表面,把政治監督任務細化爲具體工作載體和抓手,有機融入日常監督,緊盯綜合監督單位各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既監督事又監督人、既監督結果又監督過程,善於從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中發現政治偏差端倪,及時防範化解各類風險。堅持點面結合,在健全臺賬管理等工作機制基礎上,進一步突出重點、找準切入點,統籌力量、緊盯不放,加強全程監督、跟蹤問效,保障科技領域重點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堅持問題導向,以精準政治監督打通貫徹執行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之一,充分體現黨的創新理論的實踐性、革命性,是指導我們解決實踐難題、開創工作新局面的有效工作方法。問題是政治監督的“靶點”,監督是否有效,關鍵看能否精準發現問題、是否敢於揭露問題、能否推動解決問題。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兩個大局”相互交織,大國博弈日益加劇,科技創新成爲國際競爭的主戰場和影響“兩個大局”演變趨勢的關鍵因素。新時代十年我國科技創新取得歷史性成就,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科技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同時必須清醒看到,部分國家將科技創新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極力打壓我國科技創新和高科技產業發展。面對紛繁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事關國家生存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我國科技創新基礎還不牢,部分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仍然受制於人,科技領域還存在一些長期掣肘創新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這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躲不開、繞不過,我們既要看到我國科技創新取得的輝煌成就,增強創新自信,更要堅持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敢於否定自我、突破慣性思維,以批判精神科學看待當前科技工作,對習以爲常、見怪不怪的現象多留心,敢於觸碰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善於抓住重點問題加強政治監督,推動科研管理部門在守正創新、解決問題中不斷實現工作提升。去年以來,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以深化專題調研做實政治監督,深入10個省(區、市)科研院所、科技企業調研,系統梳理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發揮不夠、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等多方面難點堵點痛點問題,通過專題會商、印送政治監督建議函等方式,推動綜合監督單位採取有效舉措加以解決。下一步,還要繼續緊盯政治監督中發現的問題不放,持續跟蹤問效,確保問題真正得到有效整改。

       堅持打好科技領域自我革命“組合拳”,推動提升科技治理效能。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加強政治監督要堅持辦案後牆不鬆,充分發揮執紀辦案破冰清障作用,運用“全週期管理”方式,將查辦案件與治理、整改貫通起來,統籌謀劃做好前後“兩個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抓住定政策、作決策、審批監管等關鍵權力,深化制度“立改廢”,着力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最大限度發揮查辦案件的震懾、警示、整改、治理功效,阻斷腐敗和不正之風滋生蔓延。黨的二十大以來,黨中央把科技領域作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成立中央科技委員會,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重組科技部並整體承擔中央科技委員會辦公室職責,調整重大科研項目管理機制,構建新型舉國體制,推出一系列改革新舉措、管理新模式。同時必須看到,科研管理領域頑瘴痼疾依然突出、廉潔風險隱患較大。我們要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施治,以強有力監督執紀辦案,推動綜合監督單位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自覺落實改革舉措,督促將防範治理腐敗與改革舉措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推進完善科技治理,確保重大改革舉措行穩致遠。堅持風腐同查同治,既深挖不正之風背後的違規請託辦事、非法利益輸送等腐敗問題,又細查腐敗背後的享樂奢靡等作風問題,由點到面、由機關帶系統,推動綜合監督單位以黨風政風持續好轉引領科技界作風學風改善。近年來,駐科技部紀檢監察組持續加大辦案力度,堅決查處科技部科技人才與科學普及司原副司長李勇、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原主任師鐸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問題,與科技部黨組召開專題會商會,推動補齊項目立項管理漏洞、完善幹部調入流程制度,加強對幹部“八小時外”監督。在自然科學基金委率先開展相關專項監督試點、推動黨組同步開展專項整治,之後,逐步將成功經驗拓展運用到工程院院士增選、國家科技獎勵評審、科協業務主管的學會治理等工作中,取得積極成效。在此基礎上,監督支持科技部牽頭健全科研誠信管理信息系統,推動暢通科研誠信管理信息系統與行賄人數據庫、社會徵信系統等銜接,加大對存在學術不端行爲科研人員的聯合懲戒力度,形成更加有力的震懾。

  堅持發揮系統優勢,匯聚政治監督整體合力。政治監督聚焦“國之大者”和深層次問題,涉及面寬、複雜敏感,是個系統工程,應堅持系統抓、協同抓。要健全“兩個責任”貫通聯動機制,既精準監督、又大力支持,動態更新監督發現問題臺賬,通過專題會商、小範圍會商、制發監督建議函、紀檢監察建議等方式,推動黨組擔當作爲、扛起整改責任,採取有力措施解決問題,確保政治監督取得實效。用好“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等機制,加強請示報告,善於借勢發力,從更高層面在更大範圍推動政治監督取得更多治理成果。積極探索“組組”協同監督,加強與派駐科字口、教育口單位的協作配合,督促相關部門“一個標準”推進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強化與審計監督貫通,與審計署科技審計局健全定期溝通和雙向協作機制,注意掌握審計發現的“活情況”,把審計監督發現問題作爲政治監督的有力抓手,同時及時向審計局通報辦案中發現的重要情況,形成派駐監督與審計監督優勢互補、相互支持的良好工作格局。(高波 作者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學技術部紀檢監察組組長)

202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