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黨中央決定,自2025年全國兩會後至7月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爲了更好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特別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重要論述、關於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報道展示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特別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廣大紀檢監察幹部開展學習教育的進展成效,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自即日起聯合推出“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欄目,敬請關注。
中央八項規定,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張“金色名片”。
仲春時節,全國兩會剛剛結束,黨中央在全黨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對黨員幹部思想理論的一次再教育、再武裝,是對紀律作風的一次再檢閱、再提升。
黨的作風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使命任務的戰略高度,從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堅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糾治“四風”,以小切口帶動作風大轉變,解決了新形勢下作風建設抓什麼、怎麼抓的問題。
徙木立信,取信於民;激濁揚清,久久爲功。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定執着,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一以貫之、常抓不懈,以好作風好形象引領開創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作風建設的規律性認識
黨中央在全黨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後,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到貴州和雲南兩地考察。
調研期間,談及作風建設、談及這次學習教育,習近平總書記講得清晰而深刻,“黨的十八大以後,黨中央作出的決定,哪一件不是說到做到、一以貫之的?我們抓什麼,就是抓鐵有痕、踏石留印。”
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彰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執着,蘊涵抓常抓長的歷史耐心。
“下大氣力解決‘四風’問題,不能虎頭蛇尾,不能搞成‘半拉子工程’”“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話語擲地有聲,向全黨全社會鄭重宣示:中央八項規定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槓槓。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十餘年前。2012年12月4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的八項規定。
8個方面,600多字,成爲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第一刀”。
“規定就是規定,不加‘試行’兩字,就是要表明一個堅決的態度,表明這個規定是剛性的。”習近平總書記話語堅定。
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確保黨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的政治和戰略高度出發,聚焦持之以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化作風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賦予作風建設新的時代內涵,深化了作風建設規律性認識。
論述作風建設的重大意義,強調“黨的作風和形象關係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
指出作風建設的根本關鍵,強調“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羣衆血肉聯繫這個關鍵”;
明確作風建設的重點任務,強調“密切關注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新動向新表現,堅決防止回潮復燃”“要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爲重要任務”;
談到作風建設的方法途徑,強調“以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提及作風建設的責任落實,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
……
2022年10月27日,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週,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延安,瞻仰革命聖地。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總書記在“延安時期的十個沒有”展板前久久駐足。展板之上,列首位的正是“沒有貪官污吏”。
重溫那段用“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全黨同志要把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產黨人留下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傳承好發揚好”,強調“勇於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的堅定決心。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爲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中央以中央八項規定爲切入口和動員令,動真碰硬、標本兼治,一場激濁揚清的作風之變滌盪神州大地
“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6430起,批評教育和處理22008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6410人……”
今年2月2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佈了2025年1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月報數據。這是連續第137個月公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數據。
數據背後,是我們黨一刻不停推進作風建設的鏗鏘步伐。
新時代以來,我們黨以馬不離鞍、繮不鬆手的定力,以反覆抓、抓反覆的韌勁不斷推動黨的作風建設走深走實。
十餘年間,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推進。把“節點”當“考點”,抓了五一抓端午,抓了中秋抓國慶,抓了元旦抓春節……每年都有新招數,不斷釋放新信號。
十餘年間,一個毛病一個毛病糾治,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突破。從抓賀年卡、明信片等小事小節,到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剎住“車輪上的腐敗”、整治“會所裏的歪風”,再到持續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深化拓展爲基層減負工作……從小處抓起、從點滴做起,由點到面、循序漸進,通過一個個具體問題的突破,帶動了面上問題的解決。
小切口打開大變局,小題材成就大敘事。人們深刻感受到,八項規定,滌盪風氣、振奮精神、改變中國。
重拳出擊之下,公款吃喝少了,公車使用規範了,超標辦公用房騰退了,公款旅遊剎住了……
許多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在悄然轉變:“從不適應到適應,由不相信到相信,由被動到主動,校準了思想之標,調整了行爲之舵,繃緊了作風之弦。”
不僅嘚瑟在羣衆眼皮底下的不正之風得到有效解決,更帶來幹部作風的顯著轉變。
基層調研浮光掠影少了,直面問題多了;服務羣衆庸懶散拖少了,真抓實幹多了;基層負擔輕了,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抓落實……廣大黨員、幹部提振了幹事創業精氣神,一心一意謀發展、爲民服務解難題,不斷把爲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門好進了,規矩越來越嚴了”“笑臉相迎,態度越來越好了”“程序簡化了,辦事更便捷了”……人民羣衆從風氣之變中感受到作風建設的顯著成效。
黨風政風煥然一新,撬動社會風氣深刻變化。
“小份菜更合適”“剩下的菜打包帶走”,餐館裏的對話折射風氣之變;月餅、大閘蟹等曾被“天價”異化的食品,重回“親民”路線;婚事新辦、喪事簡辦被越來越多人接受……
八項規定實施之初,一些幹部羣衆擔心執行起來會不會是一陣風,又或者流於形式。如今,我們黨以鏗鏘實踐給出了響亮作答。
國家統計局202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94.9%的受訪羣衆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成效表示肯定。
“八項規定改變中國!”這是人民羣衆發自內心的讚譽。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正當其時
“這些年,八項規定確實是推動了根本性的變化,風氣爲之一新,過去積重難返的現象大部分沒有了。”
在貴州和雲南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及黨中央決定開展這次學習教育的深遠考量:“要看到,有一些地方發生了鬆動,有一些方面還存在盲區死角,一些不良風氣出現了反彈回潮。釘釘子嘛,再釘幾下,久久爲功,化風爲俗。”
早在2018年1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就以泰山“快活三裏”作比喻,詮釋作風建設一刻不停歇的質樸道理。
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裏”,一些登山的人喜歡在此歇腳。挑山工卻不在此久留,因爲休息時間長了,腿就會“發懶”,再上“十八盤”就更困難了。
作風建設同樣如此,越到緊要關頭越不能有絲毫鬆懈。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風險越大、挑戰越多、任務越重,越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以好的作風振奮精神、激發鬥志、樹立形象、贏得民心。”
看世情——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以優良的作風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至關重要。
看國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部署。放眼當下,2025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十四五”規劃即將收官,“十五五”規劃正待謀劃,迫切需要以作風建設新成效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作風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黨中央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是鞏固深化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是密切黨羣幹羣關係、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保障。
“各級黨組織要深刻領會黨中央這一決定的重大意義,聚焦主題、簡約務實地組織好學習教育”“推動黨員、幹部增強定力、養成習慣,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幹事創業”“要把正風肅紀反腐貫通起來,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遵規守紀、大膽幹事創業”……
聚焦剛剛啓動的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劃出清晰重點、提出明確要求,傳遞出一以貫之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把作風建設進行到底的鮮明信號。
黨的作風正,人民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我們的事業就會蓬勃發展。
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上下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不斷將作風建設引向深入,定能以優良作風凝聚起14億多人民團結一心的磅礴力量,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