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污油實現回收利用,每年可增收上百萬元;氣相乙烯實現管輸外供,拓寬了原材料就地消納的渠道,降低了原料運輸成本;熱塑性彈性體(SBS)產出新牌號產品4312,以其耐磨、彈性好的優異性能迅速打開市場……
自2021年投產以來,爲有效應對上游原料價格居高不下、下游市場需求不振、產品價格低位徘徊等風險挑戰,公司始終保持戰略清醒與定力,緊緊抓住精細管理這個“牛鼻子”,錨定生產經營任務目標,深挖增效潛力。近來,公司紮實推進各項提質增效任務並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爲開拓企業生產經營發展新局面奠定堅實基礎。
精心謀劃,咬定目標不放鬆
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強內部控制,強化精細管理,以系統思維統籌做好提質增效,從整體上提升經營效益。
公司領導高度重視,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各部門團結協作的領導專班,逐年編制行動方案,去年實施38項提質增效項目,落實9大措施,有力推進了降本增收工作;今年加大精細管理力度,抓實提質增效行動,共實施111個提質增效項目,計劃增效3.9億元。今年上半年累計降本增收約2.32億元。
爲確保各項計劃如期推進,公司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將工作安排細化到每季度、每月、每週。將專項行動納入公司監督委員會年度重點監督任務,實行“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報”機制,細化分解目標和重點任務,每月跟蹤檢查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分析總結並通報。同時,發揮考覈激勵機製作用,動員全員參與,抓實抓細生產成本管控,爲完成生產經營目標提供堅實保障。
精打細算,堅持從採購源頭抓起
降低原料採購費用對公司成本控制至關重要。公司各類原料採購受市場影響大,市場價格起伏不定,如何抓住有利時機,以較低的價格購進原料十分關鍵。爲此,商務部時刻關注原料市場動向,尋找原料採購的最佳時機,通過快速測算、快速決策,尋找低價資源,適時出手“撿漏”,同時不斷拓寬原料渠道,優化原料結構,最大限度降低原料採購成本。此外,生產運行部、技術規劃部和商務部三方協同聯動,每週根據原料市場行情,測算最優加工方式,及時調整操作參數,實現生產效益最大化。
公司還高度重視財務費用管控,不斷完善資金收支計劃管理,開立銀行承兌匯票,合理運作存量資金,增加收益;用好各項退稅和資金扶持政策,節約財務費用。今年上半年,公司資金運作累計增效1000多萬元。
精耕細作,在開源節流上下功夫
生產一線是提質增效的主陣地,持續優化生產則是關鍵一環。乙烯裝置作爲公司龍頭裝置,原料多樣且品質不一,需要不斷優化調整操作,以達到最優的技術經濟指標。化工一部在滿足下游裝置平衡的前提下,根據不同的原料,結合模擬軟件測算結果和實踐經驗,得出最優的操作條件,以提高乙烯收率,降低能耗,實現乙烯產量和效益最大化。
生產一線更是產品開發的最前沿。近年來,化工行業高端材料需求快速增長,爲更好地順應市場需求,公司組建新產品開發專班,堅持市場導向,靈活調整產品結構,不斷向高附加值產品進軍。化工三部注重“產銷研用”聯動,抽調2名工作人員與商務部一同外出開展市場調研,收集客戶需求,瞭解產品缺陷;再從工藝調整和“三劑”配方優化兩方面着手研發新產品。今年以來,化工三部開發了聚丙烯及熱塑性彈性體的多種新產品,每噸價格比普通產品高300-400元。
提質增效永遠在路上
各部門通過開展技術創新、精細操作等措施,將提質增效的舉措切實貫穿於日常工作中。
“這幾年,我們不斷轉變經營思維,堅持向內部挖潛力,向成本要效益,向發展要質量並積極主動尋找商機,挖掘市場,形成了全員參與,全過程落實,全天候、全方位監督管理的工作格局。今後我們將持續精耕細作,爲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而不懈奮鬥。”技術與規劃部計劃與統計模塊負責人說。